期刊网
权威机构认证
100%正刊 所推荐刊物均版属备案
立即咨询
期刊网
资源丰富,100%正刊 所推荐刊物均版属备案
立即咨询
时事报道

工程类中文核心投稿避坑指南:审稿人最反感的5类表述方式

微信截图_20250809105904.png

某高校团队因论文中一句“实验数据显然符合理论预期”被退稿,审稿人批注:“请用数据替代主观断言”——这种踩雷场景在工程类投稿中屡见不鲜。本文将揭秘审稿人最抵触的5类表述,助您避开语言陷阱。


一、模糊定性的工程描述(退稿率高达42%)

反例

“设备运行效果良好,稳定性显著提升”
审稿人原声
“未量化‘良好’的具体指标(如故障率下降百分比?连续工作时长?),工程类论文表述优化需数据支撑” 。
优化方案
► 替换为:“故障率从5.2%降至1.8%(n=30次测试),平均连续工作时长提升至240±15小时”


二、材料与方法的“黑箱式”陈述

致命错误

  • 仅写“采用先进算法处理数据”

  • 忽略材料制备工艺参数(如热处理温度、压力范围)
    后果
    审稿人无法验证实验可重复性,直接触发技术细节披露不足质疑 。
    正确姿势

“使用改进蚁群算法(参数设置:α=1.2,β=2.0,ρ=0.6),样品经850℃真空淬火+200MPa等静压处理”


三、过度简化工程原理

典型案例

“通过结构优化提升承载力”
审稿人痛点
“未说明力学模型构建逻辑(如有限元边界条件设置?载荷施加方式?)” 
应对策略
► 补充原理示意图
► 标注关键公式编号(如引用式(3)的冯·卡门方程)


四、文献综述的“模板化缝合”

高频退稿表述

“前人研究了XX,但尚未解决XX问题”
核心缺陷
缺乏对技术路线演进分析,未指出现有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局限性(如成本、施工难度等)。
升级写法
“李等(2023)的钢结构加固法需现场焊接(见图2a),在狭小空间施工效率降低37%→本研究预装模块化组件解决该瓶颈”


五、结论中的绝对化断言

危险操作

“本方案彻底解决桥梁裂缝问题”
审稿人反击
“未说明适用范围(荷载等级?地质条件?),违反工程严谨性原则” 。
安全表述
► 限定条件:“在Ⅰ-Ⅲ类地基、≤80吨荷载下,裂缝控制合格率达98%”
► 注明局限性:“Ⅳ类软土地基需配合桩基加固使用”


附:工程论文表述自检清单

  1. 所有性能描述是否均附量化数据?

  2. ⬜ 关键参数(温度/压力/算法)是否精确到数值?

  3. 原理阐述是否包含力学机制示意图

  4. ⬜ 结论是否标注适用边界条件?

某期刊编辑透露:满足上述4项的论文,初审通过率提高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