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光临《城市建筑》杂志
  • 期刊刊名:《城市建筑》杂志
    国际刊号ISSN:1673-0232
    国内刊号CN: 23-1528/TU
    主管单位: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
    主办单位: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
    邮发代号:14-23
    咨询电话:13402255260
    电子邮箱: cnzhengkan@126.com

    注:来稿请注明所投期刊《》、姓名、单位、电话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 16开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目录

    《城市建筑》2023年17期

    城乡绿色设计 “三生”有序,生态为本——筑波科学城规划建设启示    


    陈奕;陈宇; 1-6 .高层住宅被动式节能参数化设计研究    


    张辉;彭超;唐萌;胡浩; 7-11+15 .延安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朝向对太阳得热研究    


    郑卓欣;闫增峰; 12-15 .

    传统聚落与历史地段研究 漳州近代骑楼建筑发展演变研究    


    杨佳麟;王绍森; 16-20+26 .体验经济下商业性历史街区空间品质提升研究——以厦门市中山路历史街区为例    


    李苏豫;蔡钰;韩洁; 21-26 .历史城镇新旧城区之间的街道色彩控制研究——以道口镇红旗路为例    


    杨昱洲;张倩茜;吕红医; 27-32 .莞城骑楼历史街区社区营造的空间建构与优化研究    


    罗瑜斌;戚路辉;钟占辉; 33-37 .黑龙江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价值及保护研究    


    赵书玄;王毅宁;张俊玲;杨眉;张敏; 38-42 .基于历史叠加的青岛里院保护利用探究——以聊城路东升里为例    


    成帅;陈睿智;刘珊; 43-46 .基于空间句法的甘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以尼巴村与东哇村为例    


    刘奔腾;朱永雪; 47-50 .福州传统村落古厝色彩基因特征研究    


    张诗婕;叶铭;徐奇榕;周嘉雯;吴婧妍;闫晨; 51-53 .红色文化传承导向的传统村落规划策略研究——以福州市长乐区南阳村为例    


    侯敏; 54-60 .基于LBS的汕头市小公园历史街区活力评判研究    


    尹衍群;陈坤;王英姿; 61-66 .顺德大良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演变与核心价值要素分析    


    张嘉瑜;张欣宇;姜省; 67-70 .宝鸡市凤翔县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    


    夏余丽; 71-74 .

    城乡规划·设计 基于集对分析的湖北省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马异观;朱祥波;肖斌; 75-80 .基于TOD理论的邯郸市轨道交通1号线站城协同研究    


    王晓健;王子瑄;孙小叶; 81-84+157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校园空间声环境研究    


    亓晓琳;程征;张峰;张培峰; 85-87 .基于农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村庄规划——以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旺海社区为例    


    许剑峰;李冰;李佐龙; 88-90 .增进居民社会交往的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研究:理论逻辑与实施框架    


    张秋仪;彭冲;谭少华;高银宝;王慧慧;何建刚; 91-96 .基于SWOT分析的南京市老旧小区更新策略研究    


    邵望格;刘峰; 97-101 .工业遗产型文创园区空间形态尺度与业态分布影响关系研究    


    王怡阳;乔治;王新力; 102-106 .模糊空间机制性定义与规划启示——以美国纽约曼哈顿高线公园为例    


    肖越; 107-11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市更新思路探讨    


    邱洵; 114-118 .旅游度假区产城景融合发展规划研究——以仙女山旅游度假区为例    


    冉建波; 119-122 .全媒体语境下城镇视觉形象的重塑——以大连王家镇特色小镇为例    


    朱传蝶;张耿;赵若琳; 123-126 .非正式商业空间对城市街道的影响研究——以曾厝垵北二路为例    


    陈超;杨哲; 127-130 .口袋公园模式在老城区背街小巷更新中的应用探研——以鹤壁市山城区为例    


    李翠红;黄宁;陈红; 131-134 .

    建筑设计·理论 历史视角下鼓浪屿窗饰演变研究    


    申程浩;李芝也;柯桢楠; 135-138 .基于Cite Space软件计量分析的国内红色遗产研究    


    罗奇;陈友娣;何慧萃; 139-142+163 .关于城市新区公共服务性建筑设计策略思考——以延安新区社区邻里中心设计为例    


    杨路;吴磊;卢倩; 143-146 .“设计研究”在建筑学毕业设计中的探索与实践    


    司秉卉;刘峰;郗皎如; 147-150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高密度中小学校园改造设计分析——以西安市三个校园设计项目为例    


    常小勇;雷琳馨;苗雨; 151-157 .基于网络点评数据的哈佛校园第三场所研究    


    段颖;商雪芸; 158-163 .“以人为本”的吴江乡村日间照料中心配置研究    


    谢燕萍; 164-166+195 .现代城市综合体中的传统空间礼序探讨——以济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为例    


    闫鹏程; 167-169 .所见即结构——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空间再生设计解析    


    郝芳宇;吴迪; 170-173 .新时代中小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以珠海市富山工业园起步区第一小学设计为例    


    迟敬鸣; 174-177 .关于转型时期现代化消防站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徐春来; 178-181 .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发展路径与实施对策研究    


    吕正东; 182-185+201 .建筑方案设计的理性思考与感性创造——以教育建筑方案设计为例    


    曾若玥; 186-189 .

    园林与景观设计 西安高层住区景观系统雨水韧性提升策略研究    


    韩晓莉;宋功明; 190-195 .基于Cite Space的国外海洋渔村文化研究进展分析    


    曾妮;张安; 196-201 .健康中国视角下我国社区景观对儿童健康效用影响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苏媛媛;郑晶晶; 202-211 .江南与岭南园林理水手法的差异性研究    


    龚文君; 212-216 .临海渔村声景设计研究——以硇洲岛北港村为例    


    张丽芬;古林强; 21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