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刊名:《城市建筑》杂志
国际刊号ISSN:1673-0232
国内刊号CN: 23-1528/TU
主管单位: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
主办单位: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
邮发代号:14-23
咨询电话:13402255260
电子邮箱: cnzhengkan@126.com
注:来稿请注明所投期刊《》、姓名、单位、电话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 16开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目录
建筑遗产保护与传承 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北京市历史名园景观感知与评价研究
米夏原;吴作民;邹宁;于淼;丁康;李运远; 1-8 .文化自信视角下的街区更新策略探讨——以武汉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张辉;胡浩; 9-12 .贵州黄岗侗寨活态聚落空间形态与构成要素研究
马浩然;陈兴宇;曾晓漫;杨坦;姚泰宇;陈斌卿; 13-17+22 .城市历史景观(HUL)视角下的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策略研究
汪铎; 18-22 .地域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外立面设计研究——以南京老门东为例
王林钰;林晓东;陈淑媛; 23-26 .数字技术介入建筑遗产保护研究综述
刘建元; 27-30 .
城乡公共空间活化与利用 场景理论视域下长沙超级文和友餐饮空间研究
李昱伶;刘树老; 31-34+39 .小展馆RêveFlower花艺空间设计
姚泰宇;黄梦瑶;杨坦;黄微;陈斌卿;徐博雅; 35-39 .校园办公空间声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亓晓琳;程征;杨婷婷;张培峰; 40-43 .通用设计视角下城市步行空间无障碍设计策略研究
于嘉慧;董宇;罗宇枫; 44-46+67 .促进代际融合的公共舞蹈空间概念设计——以三峡广场为例
黄梦瑶;曲继萍;姚泰宇;杨坦;陈斌卿; 47-49+62 .广州环境提质的线性空间探索
谢湃然;曾皓玲; 50-56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交通空间规划策略研究——以浙江省诸暨市为例
王登忠;谢安政;袁超; 57-62 .轻轨桥侧人行街道空间声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田雅文; 63-67 .基于PSPL方法的城市商业街道空间调研及分析——以济南泉城路为例
王莹; 68-71 .基于步行者行为特征的城市街角空间形态及设计策略
张可心;檀烨; 72-75 .“网红城市”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特征探析
高晓雷;刘萌; 76-79 .老城区高校共享空间营造策略研究——以桂林理工大学屏风校区为例
周家宝;傅潇琳; 80-82+93 .社区空间尺度下的城中村城市设计研究——以CBD化石营为例
李双钰; 83-85 .
城乡规划·设计 20世纪50年代天津中山门工人新村城市肌理解析与比较分析
张祥智;朱海潮; 86-93 .荆楚文化在鄂西北城市景观中的运用研究——以襄阳市为例
王莉; 94-98 .站城融合视角下高铁站点周边城市设计研究——以重庆沙坪坝站为例
毛雨晴;蔡燕歆; 99-102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与保护策略研究——以城子古村为例
谭雪平;张军;张雪;刘涛; 103-105+109 .基于脑电监测的国家湿地公园服务设施视听感知研究——以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陈伟;汤寿旎; 106-109 .面向高质量发展与精细化管制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胡小稳;李甜甜; 110-112+115 .青岛西海岸新区多式联动的交通发展策略研究
许剑峰;李冰; 113-115 .基于RS/GIS的赣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赵元凌;鄢博;Kethleen Clarke; 116-118 .苏中地区水网密集型乡村的自流式活水模式研究——以江苏省海门市平安村为例
石晗玥;黄晓庆;朱骁; 119-124 .公共健康视角下城市交通的研究进展与启示
李建军;田静;李珊; 125-129+217 .城市微更新下的口袋公园建设方向思考——以无锡惠山区口袋公园设计方案为例
沈骏; 130-134+139 .城市发展历程中城市更新的梳理总结——以成都市实践为例
杨家璇;韩效; 135-139 .新城规划实施评估与规划对策——以汕头市珠港新城为例
胡嘉敏; 140-143+148 .关联耦合理论在社区更新中的应用——以抚琴街道西南街为例
黄政容; 144-148 .竞合视角下城市中心区—阴影区更新对策研究——以苏州市姑苏区25号街坊为例
陈欣然; 149-152 .乡村振兴背景下对特色田园乡村规划设计的思考
陈恬恬; 153-155+162 .
建筑设计·理论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图谱分析的国外可步行性研究综述
曾广钊;陈晓菲;王兴田;赵东淼; 156-162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大跨桥梁结构模型设计
蔡梓涛;蔡明锦;谢嘉茵;艾心荧;潘兆东;刘良坤; 163-167+172 .基于风洞试验的连廊式高层建筑风荷载特性研究
温佳慧;张明宇;鲍昱;陈秋华; 168-172 .基于CiteSpace的巴扎研究成果可视图分析
兰福林;范涛;王欢;阿德·木胡牙提; 173-176+180 .健康校园评价标准中人体工程学条文的研究
王沐;汪铮; 177-180 .基于SD法的地铁站点导向设计评价研究
汤寿旎;张家豪;徐宇甦; 181-183+192 .城市周边景区风景建筑的色彩特征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冯丹;龙良初; 184-186 .县城中小学教学楼低碳规划布局优化策略——以桂林市全州县城为例
张旭东;高洋洋;张鑫; 187-19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中村隔离现象研究——以四街社区为例
姜文珺;王静文; 193-197 .跨铁路转体桥转体结构设计
刘小刚;汪荷玲; 198-201 .绿色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分析
戴志浩;覃廖辉;刘刚;陈家乐; 202-205 .《建筑模式语言》与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比较研究——以明清北京故宫为例
张文辉;田雨阳; 206-209 .建筑高度的多重界定与解析
杨华; 210-213 .基于“平疫结合”的隔离酒店项目给排水设计研究
刘智忠;王国明; 214-217 .建筑类型学中的文脉图像到抽象几何表现——以阿尔多·罗西绘画中的图像类比为例
陈倩; 2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