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刊名:《农村实用技术》杂志
国际刊号ISSN:1673-310X
国内刊号CN: 53-1171/S
主管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
邮发代号:64-62
咨询电话:13402255260
电子邮箱: cnzhengkan@126.com
注:来稿请注明所投期刊《》、姓名、单位、电话
出版地:云南省昆明市
出版周期:云南省昆明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 大16开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目录
三农论坛
“互联网+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陈静;1-2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对策研究许久安;3-5
烟区产业综合体促进烟农增收模式探析——以大理湾桥烟区产业综合体为例李娟;李华明;杜兰英;周翔;范志勇;6-8
山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优化思路探析张爱玲;9-10+14
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挑战及对策探究谢焱焱;11-1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现状与发展探讨赵娜;15-16
潜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与建议林灵;17-18
沈阳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困境与对策研究王琪;刘阳;齐心慧;王瑶;19-21
乡村振兴
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与纾解策略刘巧静;22-2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养老护理员培养探究胡碧蓉;25-26
叫响花生品牌 助力乡村振兴——浚县优质花生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纪实徐绍文;27-29
接续推进乡村振兴顺利实施的问题研究——以白银市为例魏昭君;30-32
乡村振兴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路径探讨汤菊;33-34
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冉炜丹;朱艳琴;35-37
高职院校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路径——乡村振兴研究之乡村人才振兴何华;38-39
乡村振兴视域下涉农高职院校种业人才培养优化策略研究黄新杰;李益锋;屈成;40-41
发扬传统文化助推咸宁乡村振兴发展的路径研究陈雨纷;42-43
从农产品贸易发展探索乡村振兴之路陈钰仁;44-45
本土财经高校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途径探析张立明;陈茜;赵漫;46-48
乡村振兴农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及其规划袁高龙;陈骏;李昆;王甘霖;49-50+54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水平评价、融合机制研究——基于新会陈皮产业园等的多案例分析刘新鹏;李慧娟;宋姿妤;左静钰;林奕廷;51-54
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分析孙蔚;55-56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分析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及优化对策陈凡;57-59
乡村振兴背景下驻村工作队管理路径探索冯翻翻;59-61
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工作提升农村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质量实务研究韩洪岩;62-63
乡村振兴视角在村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路径研究崔春兴;64-66
实用技术_种植技术
现代化农业中小麦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任庆辉;67-68
花生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分析李红民;69-70
花生种植机械化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分析郭荷燕;71-72
浅谈罗甸脐橙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欧子艳;73-74
浅谈罗甸县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肖仕川;75-76
简析罗甸县辣椒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夏志辉;77-78
充国香桃生长气候特征分析户晓琴;杨崧令;饶智杰;79-81
玉米品种选择及种子质量鉴别分析石崇烨;82-83
关于新形势的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的分析宾雪梅;赖吉星;黄金昌;吴翠红;84-85
现代化农业中小麦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探析钱贵瑜;86-87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探讨于红彬;88-89
玉米种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探讨侯雪英;90-91
信息技术下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王淑玉;92-93
试论茶叶栽培田间管理技术彭邦发;94-95
皇竹草种植技术李婵瑾;华世旋;陈蓉;黑银川;96-97
实用技术_植保土肥
甜樱桃生产中常见叶部病害及其防治措施夏国芳;98-99
植保无人机在益阳南县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余国民;郭芬;江滨;骆建兵;100-101
保和乡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与防治技术小结李琼;102-103
实用技术_养殖技术
非洲猪瘟疫情下做好猪疫病检疫工作刘强;104-105
仔猪常见腹泻病症的治疗与预防措施分析要求李昌林;106-107
猪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研究韦定英;108-109
实用技术_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化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杨祖骁;110-111
新时期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管的策略研究农海峰;112-114
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探讨李有福;115-116
农业生产机械设备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庞以平;117-118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分析石晓飞;119-120
新形势下农机深松整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李梅;121-122
资源环境
生态农业发展下的农业环保技术探讨樊平;谢英杰;宋芸;苏小兵;孙文丽;123-124
基于耕地保护的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分析张忠丽;张志强;125-126
试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机制改革与创新王存甲;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