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光临《高教学刊》杂志
  • 期刊刊名:《高教学刊》杂志
    国际刊号ISSN:2096-000X
    国内刊号CN: 23-1593/G4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96-000X
    邮发代号:14-357
    咨询电话:13402255260
    电子邮箱: cnzhengkan@126.com

    注:来稿请注明所投期刊《》、姓名、单位、电话
    出版地: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 大16开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目录

    《高教学刊》2023年01期

    目录

    前沿视界

    粤港澳大湾区理工科优势大学人文通识教育发展现状杨莉;1-4+10

    大类分流模式对大学生专业认同感和班级归属感的影响研究李莉;王建军;5-10

    大学生文化素养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王鑫;张曦丹;周晓畅;张玮;11-16+20

    大数据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分析及人才培养策略吕英杰;脱虹;翟浩;张艳;17-20

    农林院校公选课现状调查分析——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刘俊娟;姚石;丁培祺;21-25+29

    新兴技术范式下基于OBE理念的教师教学方法创新与应用顾晓薇;胥孝川;王青;赵昀奇;26-29

    一流课程建设

    环境学概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实践林媚珍;屈元兵;吴卓;陈小梅;林淑玲;30-33

    扎根课程教学实践 打造线下一流金课——民航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晁春余;谢羽;34-37+41

    混合教学模式下理论力学一流课程建设与实践沙丽荣;高振国;王秀丽;38-41

    五省吾思——论工科院校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高阶思维培养白少元;许丹丹;张亚楠;张琴;刘辉利;丁彦礼;42-45

    课题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行业英语教学MOOC实践的实证研究王晓旻;46-49+53

    航空大学航空气象学教学中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的思考与建议孙吉明;李楚艳;唐登洪;50-53

    优质校友资源发挥育人功能的路径研究——以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为例班旻;李承杰;连钠;陈昕;54-57

    基于实验类课程的大学生实验行为调查研究王占娣;朱慧贤;李艳萍;林洪;许靖然;李红梅;58-61

    学习目标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学习兴趣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陈雅娟;赵洪坤;张蕾;62-65+69

    基于数据挖掘与情感分析的环境工程研究生评教质量研究汪涛;李秋华;倪智力;林梓杨;李玉瑛;匡彬;66-69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的价值、原则及路径探析陈冉;70-73

    物联网专业开放实验室自主预约制建设体系探索与实践孟洪兵;陈军;杨安迪;韩清华;施明登;74-77

    博士论坛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践实训培养体制探索——以河南科技大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例李景华;雷秋炜;胡志刚;78-81

    学生有效综合能力评价构建研究——以口试为例袁怡佳;邵凌翾;陆佳亮;夏萌;吉宏俊;高晓楠;82-85

    新工科背景下系统安全工程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金国锋;黄智勇;高敏娜;贾瑛;吕晓猛;沈可可;86-89

    高质量导论课程建设探索朱斐;90-93

    面向新工科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金课”建设与实践刘艳君;陶洪峰;刘成林;徐颖琴;94-96+101

    基于知识深度模型的工科毕业设计培养探索郭玉柱;吕建勋;李阳;胡庆雷;97-101

    “本研一体”课程建设实施路径与实践案例王文东;庞明;阎龙;张鹏;史仪凯;102-105

    理工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究性学习刘金德;陈国庆;106-109

    教海探新

    新大纲背景下军事体育课“教、训、战”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许文保;何建省;谢智;郭晓峰;李欣鸿;陈良缘;张晨;110-113+118

    面向陆军转型发展需求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质量提升途径探索与实践王鑫;张金;姚莹;刘芳;汪旻达;114-118

    面向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培养的水文预报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刘冀;石小涛;马海波;喻丹;119-122

    图示法在大气探测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李浩;刘凤;李克凡;赵现斌;王晓蕾;李书磊;谢槟泽;123-126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教学探索与实践张慎河;陈启辉;刘玉香;吕明英;肖俊华;钟世英;127-130

    基于在线课程的理论力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究马静敏;付彦坤;文志杰;陈俊国;131-134

    产教融合下案例教学构建实施中关键问题研究梁淑轩;赵春霞;张金超;闰明涛;谢吉星;路达;135-138

    教改新论

    煤油气地质学精品化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侯海海;李刚;张国宾;贾楠;肖斌;王帅;李雅楠;139-142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汽车理论课程改革实践郝慧荣;王清华;宋力;吉平;143-146

    基于PDCA的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矿井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为例刘晓;杨玉中;李东印;韩颖;陈春玲;倪小明;许小凯;147-150+154

    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模式研究赵兴东;曹建立;陈松;151-154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作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改革邢小萍;郭线茹;程月琴;杨淑芳;155-158

    师资·人才

    地方高校工业工程智造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黄沈权;陈亚绒;张祥雷;綦法群;159-162+167

    军队院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标准设计周雯雯;唐立文;耿艳栋;陈少宏;杨超;潘升东;163-167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体系研究宋丹辉;丁海燕;168-173

    高校思政

    本科教学实践中思政融合建设思考——以噪声与振动控制课程为例苑春苗;贺曹迪;陈洋洋;贾荣田;董哲仁;李畅;174-177+181

    工科前沿课程课程思政案例设计与教学实践——以微机电系统与纳米技术为例张勇猛;李青松;罗巧君;席翔;肖定邦;178-18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刘晓娣;张静;李香宇;胡昊;182-185

    高校英语专业课堂课程思政实施途径尹付;186-188+192

    高校专业课思政元素切入点与切入时间研究——以井巷工程课程为例金志远;徐佑林;许猛堂;李海军;赵小英;189-192

    高校辅导员参与课程思政可行性路径探索与思考王利强;周立斌;193-196